青春盐碱行,共绘绿色梦

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大背景下,一支由塔里木大学师生组成的调研团队——盐碱青春行,于2024年7月开展为期三天的三下乡活动。本次活动聚焦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数个农业连队,通过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入交流,旨在评估和推广盐碱地治理的新策略与技术。

调研团队于2024年7月4日在十团昌安镇与十团一连启程,随后两日将访问二团新井子镇七连、十一团一连、十三团二十连及九团八连等地。团队成员们将在指导老师贾壮壮的带领下,携带宣传手册和调查问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当地农民对当前灌溉方式的满意程度,同时收集关于盐碱地改良的意见和建议。

盐碱地是制约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盐碱化土地广泛分布,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和产量。尤其在新疆这样的干旱区域,不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和土壤退化问题更是严峻。团队成员通过此次下乡活动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深入了解了当地农田灌溉方式、农民对灌溉方式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对盐碱地治理的认知和需求,走访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填写问卷,拍照记录,确保调研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仅希望掌握一手资料,还期待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向当地农民普及先进的治理技术。

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发现,尽管近年来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盐碱地治理的新政策和技术,但由于信息传播不畅、农民认知水平有限等因素,这些政策和技术的落地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团队成员在走访的同时,还积极开展宣传教育工作,向农民普及盐碱地治理的知识,介绍新的治理策略和技术,如生物改良、化学改良、水利工程等综合措施,以提高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度。

活动的第一天,团队专注于盐碱地的现场调研和问卷填写,力求从科学的角度分析土地治理的现状与挑战。第二天,他们将深入二团新井子镇,实地考察农田灌溉设施,并与农民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对于土地治理政策和技术的看法。到了第三天,团队的工作重心转向室内宣讲与市场调研,旨在更广泛传播有效的土地管理知识。

调研结果显示,农民普遍期待政府能够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帮助他们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此外,农民也表达了对新技术的渴望,希望能够通过学习和掌握这些技术,实现自主治理盐碱地,减少对外部帮助的依赖。

除了直接的调研工作外,盐碱青春行团队还将借此机会加强与地方农技人员的沟通和协作。通过组织座谈会,团队成员意在搭建一个信息共享平台,让最新的研究成果能够快速下放到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帮助农民掌握改良土壤的方法,提升农作物产量。

通过这次三下乡活动,“盐碱青春行”团队不仅增进了对盐碱地治理现状的了解,也为当地农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团队的宣传活动提高了农民对盐碱地治理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他们改善土地质量的信心和决心。同时,团队也意识到,要实现盐碱地的有效治理,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和农民三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

不可忽视的是,此类活动对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样有重要影响。通过实地考察和社会实践,学生们不仅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问题,还能够培养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总结而言,盐碱青春行团队的三下乡活动不仅是学术性的调研,它代表了高校与地方政府间的紧密合作,彰显了青年学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未来,团队将继续跟进调研成果的实施效果,为新疆乃至全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书写乡村振兴的新篇章。(编辑 刘佳丽)(摄影 周义明)


本文地址:http://www.chongqingzixun.com/qushi/523.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重庆资讯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相关文章

城市快讯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