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陪护志愿美,爱幼育教手语齐
——重庆市“馨小青”助残青年志愿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分队
2024年7月21日,重庆市“馨小青”助残青年志愿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分队(以下简称“团队”)、重庆师范大学译心手语翻译团队、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青马初中级班、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成员在指导老师段瑞林老师的带领下,前往重庆市巴南区重庆中粹护理院开展第五天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参与人物主要有吴晓娟、李金星等12人。
上午,团队分为三支小队,分别前往护养B区、C区、D区。下午,团队到达中粹护理院儿童康复中心(以下简称“康复中心”)对肢体残障儿童(腿部矫正)开展手语课教学。
七月中,入伏天,在早起的巴南莲花街道,遇到了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春风。中萃护理院党组织扎根基层,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带领着新青年一代一代传承。“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让每一位老人都能生活得安心、静心、舒心,都能健康长寿、安享幸福晚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养老的话语镌刻在护理院大厅,红色的底蕴,金色的内涵,每每抬头便是一场思想的引领与自省。
为了更全面地深入了解不同老人现状以及真实需求,队员们满怀号召,踏着朝阳,在队长吴晓娟的安排下,分组接触每一种不同护理程度的养老区。作为热心志愿者,她们与老人陪伴聊天,了解老人护理知识,接触他们的日常娱乐活动并加入其中,带去欢乐与慰问;作为当代大学生,她们积极发挥自身专业知识,贯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融于实践,拓宽知识,探索求真,为本次三下乡“养老”调研结果做实例保障,更为团队“助残”信念加强实践支撑。
护理,有级别之分,一般分为三个等级,按护理程度逐渐递增,三级护理则是最需要护工密切照料的。而在护养C区,除了口齿不清记忆衰退身体不利索的老人,大多数便是卧床瘫痪、需要辅具、无法交谈、数病缠身的老人。时间有时很美妙,让汪洋般的眼睛倒映着激荡百年的悲喜交合;时间有时又很冷漠,让枯萎的生命之花无力地禁锢在高墙之侧。当无法说话,无法动弹,留下萎缩的身体与寂静的空间相守,那双智慧的眼睛是否仍在等待岁月的敲门声?于是,志愿者的双手紧握,那行热泪滚烫沿着深深的沟壑便正是回应的诉说。
图为C区养老二楼志愿者服务失能老人吃食 作者:王锦英
图为C区养老三楼志愿者带动老人舞动 作者:罗文汀
图为C区养老二楼志愿者拍摄集体庆生 作者:罗文汀
热气滚滚的地面随着太阳的西落反而更加虚晃着双眼,这倒与下午的手语课主题不禁相呼应——《夜空中最亮的星》,也正是夏夜的蝉鸣。
主教老师是团队唯一的听障成员,何可人,来自特殊教育专业,也是主要为听障高中生线上线下公益学业辅导、线上线下结合手语教学、手语科普、听障大学生就业赋能计划以及听障生单招考试咨询的“援梦之音”团队的骨干,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及以源源不断的志愿之心。作为此次手语课主教,她很兴奋并深知责任重大。
活动伊始,队长吴晓娟率先介绍主教老师以及团队唯一的手语翻译,让孩子们初步了解到听障人士的日常知识:什么是人工耳蜗,怎么准时起床,如何与他们打交道?当然,聋人除了和听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与文化,他们面对的困难也是不一样的,例如:遇到餐桌综合征怎么办,如何体验到公平的工作,怎么推动建设残健融合的桥梁?带着问题,跟随着节奏,以一首手语舞《国家》,走近他们无声的世界。
《国家》手语舞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以手语艺术化形式展现出来,也是团队常用以熏陶队员的文化教学形式。队长吴晓娟对孩子们教导表示,当听到类似的表达家国之情的歌时,不管以什么类型展示,希望都是以正气向上与尊重敬畏的态度对待,而非懒散娱乐与嘲讽无视。
一曲一舞过,手语名字当然不能少。为了激起孩子们的兴趣,主教何可人和队长吴晓娟结合实际示范,讲述说明手语是视觉语言,常用模拟字体,如“朱”,模拟形态,如“鱼”,以及手语里面的24字母,如“Y”等,生动展示了基础手语,以简单易学的方式让他们初步掌握了手势的意义和用法。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手互动,对自己的手语名字产生了莫大的好奇。
听人大都玩过“传声筒”的游戏,那么聋人听不见,他们该怎么玩呢?于是“手语传声筒”便成了聋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在主教何可人的指挥下,志愿者们将听人孩子们分为两队,比赛哪队传到最后的手语最准确。主教根据孩子的年龄挑选了许多简短而又有延伸性的句子,例如,“我现在在重庆”,因该康复中心的孩子们都来自各个省市,除了重庆,还有内蒙古、安徽、西安等。因此,延展性的句子最能激发孩子们对自己家乡手语名字的印象与兴趣。
调动了学习的热情,主教便正式引入本次教学的手语舞《夜空中最亮的星》。也正如歌词“每当我找不到存在的意义,每当我迷失在黑夜里,夜空中最亮的星,请指引我前行”一般,在日夜枯燥的腿部矫正站立训练里,在滞留康复中心一小方寸地里,是拖动的白色纱布,是思念的遥远家乡,当黑夜里时光开始动摇,当疼痛卷席着身心,不要惧怕,盛夏里最亮的星啊,仍是明早八、九点钟的太阳!
图为儿童康复中心手语主教志愿者带动儿童学手语“朋友” 作者:王锦英
来源:教育科学学院
2024年7月21日
本文地址:http://www.chongqingzixun.com/qushi/514.html
温馨提示:创业有风险,投资须谨慎!编辑声明:重庆资讯网是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平台,转载务必注明来源,部分内容来源用户上传,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不可作为直接的消费指导与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有侵犯版权请来信告知E-mail:1074976040@qq.com,我们将立即处理。
每日新闻
- 渝北区开展生态修复 废弃矿坑变身“重庆小九寨”
08-11 04:37
- 每天进出车辆4100余台 交易蔬菜700余吨 渝北海领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保供忙
08-11 04:28
- 食补药补、运动健身 中国青年人加入养生大军
08-11 04:27
- 彭水大力实施"文旅+"发展战略
08-11 04:26
- 北碚缙云醉鸡:“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江湖美食
08-11 04:25
- 老旧小区外墙加固
08-11 04:25
- 湖水变清鸟儿归 上下天池似仙景
08-11 04:24